大家常常对西藏有的不知道的地方,不了解你对西藏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呢?以下四个认识是西藏最容易见到的误解,大家一块儿看看。
其1、高原红形成缘由误解误解:西藏阳光强烈,晒出来的。正解:久居高原的人,因为长期缺氧是什么原因使毛细血管扩张、增生、局部充血量增加而形成高原红。人体面颊部、嘴唇、结膜、甲床等处毛细血管极丰富,毛细血管的扩张就可在这类部位非常明显的反映出来,加上高原强烈紫外线的暴晒,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紫红色的高原红,高原红总是以儿童、妇女与野外工作者居多。
其2、什么花才是格桑花(格桑梅朵)误解:格桑花就是张大人花(波斯菊)。正解:格桑花(八瓣梅):藏语中“格桑”是幸福的意思,“梅朵”是花的意思,“格桑梅朵”也叫幸福花,是一种成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,杆细瓣小,在藏族眼里,一般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都可以称为“格桑梅朵”,目前有关“格桑梅朵”到底是什么花的争议也颇多,但不少人仅仅把张大人花(波斯菊)认作格桑花是局限的,格桑梅朵被藏族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,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。
其3、仓央嘉措(六世达赖喇嘛)情歌误解。误解:“那一天,那1月,那一年、、、”,是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部分。正解:“那一天,那1月,那一年、、、”并不是仓央嘉措的诗歌,其原本最早出现的载体不是诗集,更不是什么仓央嘉措情歌集,而是一张叫做《央金玛》的唱片,它是首歌词,它的名字叫《信徒》。而那首原名是《六世达赖喇嘛情歌》的歌词,却确实有仓央嘉措的身影,这首歌词将它多首意味相近的诗歌整理在一块,并经过了删改和添加,形成了一首与原作基本无关的歌词。
其4、西藏冬天气温误解。误解:夏天的西藏冰天雪地一般见,冬天的西藏更不需要说多冷了。正解:这种认识对没西藏过冬体验的人来讲太常见了,诚然在西藏珠峰、阿里等高海拔高纬度区域,确实非常冷,但问题是冬天进藏游人基本上是去不了或者不去这类景区的,而集中游览的景区景点的所在地,真实状况是另一番景象,譬如拉萨即使最冷的天气,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,温度都会升高至十度多,夜里气温降低不少,但游览景区景点活动都安排在白天而非夜里。另外因为空气湿度的不同,同样的摄氏温度下,人的体感温度是不一样的,譬如拉萨零度与比南方城市的零度要暖和。